在投資Group 上有一個話題真係非常戳中啊壽的思維。

情況大至上是:

谷友A:“有位朋友,月入2萬多,住公屋,興趣睇戲看書,1萬對於他自己來說已經非常夠用,生活舒適,非常喜歡現在的生活模式”

谷友B回復:“該位朋友設定生活門檻非常低, 習慣了苦行僧生活,是否限制自己的人生眼界? 人生就像YOLO You Only Live Once, 偶爾花費滿足自己慾望”

在講述這個情況下, 啊壽非常尊重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只要他們覺得活在當下就好。

啊壽好理解這個情況,小時候啊壽都已經出來左暑期工,做的都是出賣時間的工作,當時候最大的感覺就是每個小時賺來的金錢真的不容易。

每每收到薪金後,都會留下不敢亂用錢,就算朋友聚會飯局,我都會主張選擇便宜的餐廳,衣服就更加不用多說,基本整齊整潔已經可以。

好有印象時,當時啊壽朋輩間會比較大家儲蓄有多少,大家都覺得很這種比較好"型", 小小年紀就有錢,而且數量超出同年的朋友。

雖然,大家不斷比較,但實際上儲蓄很快儲蓄“瓶頸”,由100 到1000,這個實在沒有難度,但到10萬到50萬就比較困難,而且當時的我們只是中學到大學1年級的階段。

那時候最大的感觸時,“錢是多了,但係其他方面的你,並沒有任何長進,無論在眼界,對事物的看法,以至生活上的技能,基本上都欠缺;朋友聚會談旅行,談經濟社會,基本上搭不上嘴,談話沒有沒有內容。

每次聚會都會覺得對方的經歷好像比儲蓄更好(當時的我還沒有開始投資),因此放任自己,嘗試改變自己花錢的方式,當然不是呢種胡亂花錢,而是每個月收到的賠償(人工),部分餵飼自己慾望。

慾望可以是物資,可以是心靈,當然心靈。

物資-可以像谷友A 提及過的10萬 HIFI 的故事。我非常欣賞他對於環境條件的改變,當然大家都會知道,地方大才能夠發揮音響最大功效,但今時今日,能夠買到400多呎的空間已經不容易,在有限的條件創造更大的價值給自己,才是這個思想的核心。

心靈-這部分則難以用一個price tag 去衡量當中的價值,但我最感受深刻是當時我去Nepal 旅行,當地人物資條件差,但係有的就是肥沃的泥土,良好的氣候,他們每天吃得都是自己種植的蔬菜,當時我有幸走入他們的村落,享受到他們的美食,靜靜的躺下,感受到簡單的美。

生活當然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模式,大家可以睇睇《Milk》的 700 萬種生活

啊壽看到的時,很多心靈上的滿足建基於物資上,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相信的價值,有所追求的食物,如上圖影片提及過的日本職人文化,對古物極致的追求;

車中泊男對私人空間的追求,可以見到的追求很多時候都來自於物資的慾望。

你必須要餵飽你的慾望,才有更大的動力去做更多的事情,人不能夠物慾無求,如果早期已經進入到無求的狀態,基本上同一條鹹魚又有何區別。

我期望的人生是有更多時間去發掘自己的可能性 ,不論在投資,個人發展路向,開TG Group 就是希望可以認識到更多不同的人。

借別人的腦袋對自己思維上的衝擊,因為我深信人是有盲點,你不可能認識所有事情,凡事對所有事情感好奇,可能你這一刻你的想唔通,但係事情總是慢慢討論下,會有一個方向出來。

情況就好像以前我對加密貨幣的不相信到目前我想嘗試去認識都是一個思想上的轉變,我對知識或未知的將來有一個探索的慾望。

我希望學一種可以帶走的技能(mobile skill),我會想學網頁設計一樣,我希望我的好奇能夠帶我到不同的領域,再次認識自己,創造更多價值。

YOLO 心態對財富增長的影響

啊壽認同谷友的 Law of Attraction 吸引力法則,而我認為可以輔佐Open Mind

吸引法則-當中有一點啊壽非常認同

正面的思想 :會產生正面結果一個負面的情緒需要三個正面的思考來彌補,所以老是受負面情緒控制,衰事真的會發生。「當你專注於正面思想,你也正不知不覺導正自己的行為,這將影響你的健康、人際關係和成就。」

這與開放思維不無關係,就好似是谷友A 提及的朋友,覺得人生差不多無與無求的狀態,我會思議,他是否已經定論自己已經是一個怎樣的人? 因為這個想法會影響到自己的行為,從而影響到身邊的人,我會想如果我要找一個人做一些合作,起碼我第一時間不會找他,這也會抹殺自己可以發展的可能性。

我以前不明白前老闆為何每天都是精神抖擻的樣子,每次出現真係好似有明星出場既感覺,而家我開始有點明白,他的樂觀,整個精神面貌讓他每每發現一個事情的出現,他會視為“機會”,正向思維帶他到不同的地領域,最重要吸引到身邊不同的人為他工作。

他身體語言及精神面貌基本上比起任何浮誇的語言來得更有效,基本上他很多次重要業務都是靠其他人士幫手打理,自己專注打理投資及物業開發,他就是當時送《現金流為王》的人。

他對人的細心不常用於語言上,但我欣賞的是他正向思維很懂得把握機會,成就到今天的他。我自己本身都是“頹喪底”,但這個人的正面及開放思維,正正是一個好好的模仿對象。

再引述一次谷友一句做總結:“「未打仗就已經冇信心, 你一定輸!」”相信你自己“係發達 係有錢人”

思維引導你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