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跑贏大市,一個值得參考的概念,就是Howard Marks 提出的「第二層思考」當冚世界都看淡一檔股票時,而你能夠諗深一層,並得出與別不同且正確的結論,便可按結論操作,跑贏大市。


「第二層思考」看似簡單,實行起來卻困難重重。因為當冚世界都看淡一檔股票時,沒有很多人敢成為離群的異類。可是,要跑贏大市,就一定要成為異類。


Howard Marks:“You can’t do the same things others do and expect to outperform.”


從眾行為,只能得到市場大眾都得到的結果,即「平均回報」。Marks 在書中插入了一個表,大概是這樣:

<附圖-1>

個人認為:這個只有四個結果的表,是制訂投資方針的好開始。

-----

<跑贏市場vs. 追蹤市場?>

首先要處理的一個問題,就是:到底投資者有沒有絕對的(absolute)投資回報目標呢?

若有既定目標,市場的長線回報是否足夠符合回報目標呢?

・若然足夠,投資者便應該「從眾」,從而避免得到「差於平均回報」;

・若不足夠,投資者便有動機去「離群」,但卻要承受「差於平均回報」的風險。

例如一個退休人士規劃退休生活,預計要每年賺到5%才能維持生計。

・若市場長線平均回報只有1%,市場回報未能達到目標,投資者便有動機去「離群」冒險。

・若市場長線平均回報有近8%,投資者便沒有必要「離群」,只需緊貼大市。

若沒有既定目標,「從眾」或「離群」,就取決於投資者對個人能力的信心:

・若投資者有極大信心可以跑贏市場,將所有資產集中於執行「離群」操作是很合理的;

・若沒有什麼把握,「從眾」操作似乎是較合理且實際的選擇。

那麼,「從眾」操作,和「離群」操作,又是什麼呢?

最簡明的例子,就是指數 vs. 非指數。

「從眾」操作的回報,其實就是市場回報。市場反映大眾行為,而市場指數則是量度市場回報的工具。任何與市場指數有所偏差的操作,就即是非指數,例如看好其中一檔股票而額外加注,就等同於「離群」操作。「從眾」操作和「離群」操作,並不是兩極的選擇。兩者是可以混在一起的。

換言之,資產配置的大方向,以致單一資產當中的操作決定,可以簡化再作思考:

<附圖-2>

何謂投資能力信心值?大概就是投資者對自己可以跑贏大市有幾大信心。要注意的是,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自己有能力跑贏,但現實中,跑贏的只會是小眾。以下圖表便是按投資能力信心值,來制訂投資方向的例子:

<附圖-3>

-----

文章的所有內容純粹為筆者的個人看法和投資部署,並非任何投資意見。文章的所有內容只適用於筆者,並不構成任何建議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