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連登財經台出了一個帖子(https://lihkg.com/thread/2707303/page/1):事主日頭輸港股,夜晚輸美股。原本儲了很久用作買樓的金額,都蝕得七七八八。事主因感事態嚴重,不知如何向太太交代,所以有輕生的念頭。

由於帖子有提及自殺等敏感字眼,因此原文已遭網主刪走。但從樓下10多頁的回覆中,我們可反思投資與賭博的分別。網友們提及的解決方法,又是否每一個都合適?以下是我的小小見解:

1)有網友建議追入SQQQ,補回美股蝕的差額。雖然我不知道樓主輸的錢是否來自正股,但跌市下突然入反向ETF或槓桿性產品,通常只會衰多兩錢重。不論多差的熊市,大市都會嘗試反彈。SQQQ這類三倍做空納斯達克的指數ETF,如撞正止跌回升的趨勢,又會把事主的虧損放大。到時可謂「左一巴丶右一巴」,事主現時已再受不起輸錢的打擊,畢竟反向ETF多只適合職業炒家做即日的操作。

2) 有網友指出只要樓主和太太一起努力,慢慢儲返三五七年的本金,便可累積新一筆買樓首期。我覺得這個建議非常實用,因股市的沉沒成本已是過去,但樓主未來仍有賺錢與儲蓄的能力。萬一現時因看不開已做傻事,樓主只會為太太及父母帶來永久的傷痛。假如今次蝕錢的經驗太椎心,建議樓主未來數年可由儲蓄及定期存款做起。個人經濟重上軌道後,再逐漸嘗試月供ETF與定息產品,其後才碰個股。現時香港房屋政策有變,但有急切住屋需求的家庭,始終未必能等及新樓宇落成。樓主與太太在儲夠資金後,可撰一個供得不算太辛苦的上車盤。這除了做到「鎖財」功效外,樓主未來亦較少誘因over-invest在股市上。

3)有網友提及樓主應繼續返工作「對冲」,因每個月穩定最少賺五位數回報。我個人就認為:除非自己與家人均已財自,否則不應因牛市的升幅而貿然辭職。大市氣氛好時,連登常有人開帖說一晩的升幅,大概等於自己好幾個月的收入,更萌生「全職炒股」的念頭。但全球的政經環境常常變化,我們未必能鎖定每次投資的利潤。返工可有passive income,唔返工又可有passive income —— 那麼你覺得自己(或家人/配偶)在未財務自由前,走哪條路會更安全?除非要照顧小孩或有健康需要,否則我看不出太早放棄職場的好處。事實上很多人靠主動收入或專業地位,資產仍多過大部分只靠投資的人。

不論牛市熊市,我們都應保持良好積極的心態。如常社交丶發展興趣和工作生活,再加上控制投資風險與注碼,這樣我們便不會把市場的動盪看得那麼大。

P.S.

我的Facebook Page「自由投資谷」:https://bit.ly/32ka7pE

盈透證券開戶優惠:

https://bit.ly/3rS2KBW